当微软垄断案飓风一般扫过全球时,当美国加州硅谷大小电脑公司举杯相庆时,国内软件业反响怎样?究竟这场“风暴”能对国内软件业形成怎样的冲击?国内软件业的现状及民族化进程中的对策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黄涛博士认为,微软被裁定垄断,理论上,消费者未来应可以较低的价格,享有更多的选择,但这一切不会在一夜间改变,对中文电脑操作系统而言,由于目前国内的产品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微软案件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
据记者了解,持黄涛博士观点的人在中国软件业相当普遍。一般认为,由于法院的裁决,微软势必要放松对市场的垄断与独占,其对手也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这对消费者而言,必然是具有正面的意义,对刚刚起步的中国软件业来说,也不啻是一种福音。但未来司法程序仍充满了不确定性,微软与司法间是否会寻求和解,或法院的可能判决仍都不明朗,何况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今天几乎已标准化,从一般的桌上型电脑到大学的教学,微软都已是根深蒂固,要打破这一切绝非短期内可完成。因此,对中国软件业而言,研制出可与微软中文视窗抗衡的操作系统,才是扫除微软垄断,嘉惠于消费者,发展民族软件业的唯一出路。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科技处何处长告诉记者,美国司法部裁定微软垄断,主要是从保护美国国内高科技行业和消费者利益出发,但从拓展全球软件业竞争空间和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层面上说,中国软件业持积极赞同态度。微软事件给中国软件业的最大启示就是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发展。
何处长认为,中国软件业要想摆脱垄断,达到提升整体行业水平,就必须做好两件事,其一是要和国际接轨。其二是结合实际应用,为实际经济目标服务,在实际应用中增强对抗能力。
据介绍,由于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的软件发展远落后于硬件的发展。目前国际上硬件与软件及服务业的比例为4:6,而中国的比例为8:2。虽然国内巨大的内需市场和智力人才资源将形成软件业的强大推动力,但由于决策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使中国软件产业一直没走出低水平重复的怪圈。“不规范的市场就培育不出高品质的软件”已是多数业内人士的共识。
何处长指出,应用软件应成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这是因为,应用软件与其应用环境有更紧密的亲和力(包括文化、习惯、制度、历史、产业特点、应用等),因而对中国行业应用有深刻理解的国内软件企业开发面向中国的应用软件更具优势。
众所周知,我国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用的全是外国产品,其中大部分是微软的产品。据美国报纸透露,占据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绝对垄断地位的Windows系列,为美国国家安全局留有后门,奔腾Ⅲ芯片的产品序列号,可以用来跟踪使用者,作为电脑网络门户的络由器绝大部分用的是美国的产品。一旦战争爆发,这些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会不会泄密,是很令人担心的。有分析家认为,在科技日益重要的今天,国家机密乃至最高战略利益可能不在军工厂,不在国防部而在电脑的操作系统软件中。因此,开发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开发关键的通用软件和关键设备,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家重大经济利益的大事,是一件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大事。谈及此,中科院软件所开放系统与中文信息处理中心的吴健研究员一语中的:“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很危险的事情”。
吴健研究员认为,在民族软件业发展中,政府应站在战略的高度,在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政策上,做出前瞻性决策和规划,发挥宏观监控职能,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市场运作,创造良好的竞争机制,做好扶持工作。
首先,将软件开发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组织力量,集中优秀人才攻关。其次,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应将重点项目立项和投资,对开发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资助、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鼓励和支持。再次,大力促进软件业和传统工业企业的合资合作,软件业也可将它们拥有的知识资本及业务管理软件作为投资入股;促进咨询服务业,推动软件公司从境外资本市场获得投资。另外,用政府采购的政策来支持国产软件。如果金山公司的文字处理软件WPS能够满足办公需要,政府可以规定各政府部门优先使用WPS,向政策部门报送的文件要用WPS的格式等等。有业内人士进一步呼吁,美国的司法部门为保护本国高科技行业和消费者利益起诉微软垄断,难道我们就不能采取法律手段限制微软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行为?